海南周刊 | 《精灵学简史》:晦涩的诗如何是天真的

来源:互联网 作者:海口之窗 时间:2022-08-08
文\本刊特约撰稿 楼河 在中国当代诗坛,臧棣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,由此,出现在他身上的智性诗人头衔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。也因此,臧棣的诗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晦涩的,

文\本刊特约撰稿 楼河

在中国当代诗坛,臧棣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人物,由此,出现在他身上的“智性诗人”头衔似乎是件顺理成章的事情。也因此,臧棣的诗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晦涩的,因而需要去“拨开迷雾”。但正如另一位“知识分子诗人”姜涛所说的,对诗歌“懂不懂”的分歧,实际上“缘于读者‘期待和趣味’的冲突”。这的确是个真知灼见,它指出了对臧棣诗歌晦涩的印象里有个心理上的前提,以及对当代诗的根深蒂固的成见——但不仅是读者,诗人可能更应为这个成见负责。这个成见就是,中国当代诗要么简单得令人发指,似乎只要会写字就会写诗;要么晦涩得不知所云,仿佛写诗就应该是不说人话。

《精灵学简史》 作者: 臧棣 版本: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: 2022年3月

这的确是个巨大的误解,要澄清这个误解,在我看来,臧棣是个很好的案例。在诗人最近出版的诗集《精灵学简史》中,臧棣的写作依然保留了人们对他的晦涩印象,作品的“臧式风格”极为显著,也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,但如果我们放下对晦涩的担心,尝试以感受的方式去阅读里面的作品,我们或许会发现其中有着不逊于“晦涩”的突出情感:有如朋友般的亲近、愉悦和幽默。的确,在这里,我想要表达的意思是,臧棣的诗是被它的“品牌形象”——晦涩与智性所耽误的。出于对这一形象的考虑,我们总是尝试以理解诗歌内容的方式去阅读作品,而不是把语言当成音符,把诗人经营的节奏和意象当成语言的演奏,以欣赏音乐的心态去感受它。诗歌与音乐密切相关,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,但语言所必然具有的内涵又使它与音符显著不同,因而面对一段话,我们通常是去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,但当我们这么对待诗的时候,我们实际上忽略诗歌更重要的本质,这种本质实际上就是文学与应用类文体的差异,即:文学不仅表达意思,更重要的是,它用语言创造了一种体验。在小说里,这种体验可能来自一个故事的讲述(讲故事的方式甚至比故事内容更加重要);而在诗歌里,这种体验更主要是来源于语言的韵律、形象和修辞方法。如此,面对一首所谓的晦涩的诗,当我们感受到诗歌带给我们的情绪波动,我们实际上也是“懂了”。

对臧棣的诗歌,这种阅读方式尤其重要,他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修辞和独特的句式,会给一个新的读者带来挑战,如果我们初来乍到就试图分析其中的意涵,很可能遭到挫折,但如果我们放下这种任务心态,那我们很可能发现这些诗充满了对世界的善意和爱意。事实上,以此路径,你再去深入阅读时,或许还会有这样的发现:所谓的“智性”实际上是天真的一部分。也就是说,是智性的形式而不是智性的内容构成了一种“臧式诗歌风格”。换句话说,认识世界未曾发现的秘密并不是诗歌的任务,为世界创造更多丰富的表达才是。当我们以这种心态阅读与诗集同名的诗作《精灵学简史》时,或许会感受到它创造的神奇里有一种我们对世界的伟大感情,而这可能就是诗的天真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栏目列表